杜强:探寻非虚构写作的背后

摘 要

  /媒笔记/ 北京·清华大学 10月24日 “杜强:探寻非虚构写作的背后” 在本次的讲座中,著名特稿记者杜强老师来到校园,用自己丰富的故事和写作经历,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非虚构写



/媒笔记/
北京·清华大学
10月24日
“杜强:探寻非虚构写作的背后”
在本次的讲座中,著名特稿记者杜强老师来到校园,用自己丰富的故事和写作经历,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非虚构写作的饕餮盛宴。
杜强老师主要从非虚构的表达主题、如何寻找一个好的非虚构故事、叙事感和结构、写作语言、非虚构的影视改编、写作的伦理风险六个方面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。
一、非虚构表达什么?
· 非虚构写作的意义在于指向更加普遍的东西:人性、人的困境等等,即“普遍的人类价值”(自由、爱、勇气、死亡、救赎、孤独、异化等)。这些主题足以对抗时间,是一些多年之后依然不会减色的事情题材。它提供给读者一种独特体验、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。
· 如何选择主题:
1、我们需要思考主题是否可以超越时间的限制;
2、更多时候主题追求复杂、丰富、多义,即对事件可能会产生多重解答,我们不能够轻易对事实做出判断。
二、寻找一个好故事。
故事的构成:故事的基本材质是“鸿沟”,是人和可欲之物之间的裂痕,一个好的故事不是由人物或情节构筑的,而是由鸿沟构筑的。一个故事最基本的架构就是人为了达到他想要的东西,克服重重阻碍去行动的发展过程。
人物的弧光:一个故事往往有两条线,人物内心变化和外在故事同步进行(想法、对这件事价值判断的变化随着外在动作的进行发生着变化),最后得到升华或沉沦。而人物的弧光是指人物内心某种东西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。
e.g.:人物内心从希望到失望、从仇恨到谅解、从迷茫到清晰、从胆怯到鼓起勇气。
三、叙事感和结构。
阅读一篇文章前三十分钟,发生了什么?
文章需要将人物的鸿沟、动机、欲望、困境交代给读者。
叙事感的构成就是在一定篇幅内,主人公身上一定有一件事情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,即让主人公和他想要的东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。叙事感的构成关键在于故事持续的有节奏的推进。
而我们进行叙事性文本写作的一个基本“方法论”,就是在文章写作中形成一个有叙事感的模型。
一般故事模型,以《我不是药神》为例

横轴是时间、数轴是情节/情感的激烈程度,x代表情节点
A点
1、完成阐述阶段:徐峥离婚,特别缺钱,决定去印度走私药,鸿沟:没去过印度
B点
2、上升动作,找合作者
3、危机:要不要做,坐牢/病人,陷入困境,选择了后者
C点
4、高潮:吕受益病症加重,癌症病人们非常困难,矛盾、主人公内心情感最激烈,再次做出重要抉择:亏钱卖药
5、下降动作(结局)
非故事类特稿的结构
把握人物的动机和欲望
那么我们对于弱欲望、弱动机、弱故事如何处理?
可以采用盖特里斯写法(靠小细节、小人物、逻辑,语言构成素材的编织感)
叙事感:即短篇小说中“一瞥”的艺术。一篇文章中产生的一瞬间的审美感受、审美效果,这也是非虚构写作中文学性的一个重要方面。
四、语言。
· 语言的准确是第一美德
用语言准确表达感觉非常难(在既有词汇当中很难找出来表达,一个习惯动作的丰富内涵在某些时候需要很多字来表达),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修辞不能太过夸张艳丽,每一次修辞都是一次巨大的冒险。
· 得体的强调(风格)
把握好作者的“情感位置”,在很多时候能够显示出一个人的文学水平。
· 杜绝陈词滥调
1)用语上的陈词滥调可能是炎症;
2) 认知上的陈词滥调可能比语言上的更少被意识到,但这种陈词滥调更是癌症,因为它也是一种智力上的偷懒。会给人一种很粗暴、粗线条的感觉。
有些写作者理解事物、理解人物、理解故事的框架非常的陈旧。要么是知识结构的问题,要么是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背离非虚构写作。而创意性写作最初的目标是——写作这件事情就是要把最新鲜的经验、知识、信息交付给读者,让读者在读完之后,在认知上有一个拓展。
· 非虚构与特稿区别,及非虚构写作文学性的体现
特稿、尤其是深度报道,大部分时候是在既有的认知框架中给读者提供一些新的案例。
非虚构写作想要表达的东西、主题是没有这种框架的,是扩展读者认知的、既有经验没有的。这也是非虚构写作文学写作性的体现,通过依赖对人物、故事的理解以及作者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。
但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怎样去在一个素菜故事中寻找新的故事线、新的裂痕、新的困境。
五、非虚构的影视改编
非虚构改编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
法律问题:
1)独占性问题:故事不唯一、报道不唯一、著作权不唯一
2)名誉权问题:影视作为艺术创作,可能会影响主人公的名誉权
伦理问题:
1)某些时候记者的报道会对涉事主人公的行为产生影响,如《刽子手之歌》作者的报道,导致主人公失去了上诉的权利;
2)有些人不赞同新闻作品或非虚构写作的影视改编:他们公共性是新闻人的职责,不应拿公共故事去谋取经济利益。
解决方案:涉及公共利益(公共性),是可在公共层面实现价值的。当我们涉及到伦理问题时需要讨论清楚,明确伦理边界。
六、非虚构写作的伦理风险
· 为了主题和结构而牺牲真实准确
追求更深层次的东西会对大众读者构成挑战,要考虑到大众教育等相关因素。
· 害怕复杂,追求简单逻辑
灵魂深处的真实做不到,不可能不错过每一个细节,新闻创作绝对达不到,只能尽可能做到,有事实核查证明相关细节,但坚持文体创作不能太过刻板。
· 没有绝对的客观,但有绝对的规范
· 作者的身影,“我”的运用
个人主观判断的表达,个人的表达,能够让文本更好看、叙事更方便
· 对个体的善意
存在不确定性的故事写进去可能会毁掉真实个体,这是媒体应该有的善意良知。
伯尔尼粮仓剧场,杜强摘得“真实故事奖”第三名
来源 | swissinfo.ch
/Q A/
非虚构写作能不能用文学性?新闻不是客观的吗?
其实很多事情是用了文学手法才会离现实更近。只有用文学的、小说中的手法、技巧把各种东西、意义层面构筑到了,才能更好地表达想要表达的东西。特别客观、干的报道不足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和故事,所以才要用到各种文学性的表达。
后真相时代的非虚构写作如何贯彻事实核查?
《寒门状元之死》之后非虚构写作被黑的很惨。我们只能说尽量把规范做好,品牌、公信力在,会更好。
传统媒体对非虚构写作的支持少了很多,经济压力下最先被扯掉的是最没有生产力的部门 。虽然《时尚先生》《腾讯谷雨》等大机构还在做,但整个行业的传承已受到了大损害。
不过也有可喜之处:出版社、影视改编很青睐非虚构作品,给了非虚构写作新的可能性。
图 |《废物俱乐部》
非虚构写作与中国故事讲述。
《废物俱乐部》领奖时,发现中国记者往往觉得国外媒体高大上。但事实是中国真的是“新闻富矿”,因为中国的故事太独特了。中国处在一个非常重要得历史时期,我们的社会问题、经济问题等各方面都还是处在不断震荡、高速发展、所有领域都在剧烈变化的时期。它天然就是一个诞生故事,也值得更多人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的一个国家,一个历史时期。
不是我们如何讲好中国故事,反而是中国给写作者提供了更多机会去写报道出来。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和如何更好讲述美国故事没有区别,全世界记者遵守的规范、分享的方法技巧都差不多。所以不存在一个能更好讲述中国故事的方法,如果有,这个方法一定也能更好地讲述其他国家的故事。
如何看待公民记者的专业性?对于专业特稿记者和公民记者之间的差别的看法。非虚构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《真实故事计划》所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。UGC模式下故事的真实性没法核查,因为它没有完整的生产流程,如何保证故事真实是一个挑战。虽然写的都是故事,但很多时候是有强烈的公共价值在背后,有意识的人能够理解,但有些公民记者分享的就是一个单纯的故事,UGC的生产方式没有办法体现出公共价值,这个方面差别还是很大的。
典型人物与“猎奇”,在“猎奇”中如何更好地反映普遍的公共价值?
从积极的角度看,猎奇实际上是典型。不一样的经验能反映更多人。假如95%的人是一样的,他们不值得写,写出来不是一个文章。如何使人物成为一个故事、如何进行传播,有时候是一种妥协。我们需要一个足够典型的人物和故事,才能吸引读者,同时他的经验也是能够贯穿一个群体和话题的。这涉及到媒介素养的问题,读者能够消化和理解信息。如何在表达和代表性之间进行取舍,是一个矛盾性的问题。
非虚构作者热情不能长久保持?
这也是我的一个困惑吧。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,还没有办法检验出它的发展情况。但确实中国新闻记者职业生命非常短,这肯定是有原因的,虽然我不太清楚原因到底是什么。和时代的氛围有关,看到别人“更好”会产生压力、精神会摇摆。我们的媒体没有付费订阅的习惯,中国读者习惯了免费,我们的媒介文化和其他国家都不一样,我们读者的媒介素养被“毁掉”。但我相信如果我们有一份报刊是付费订阅,我们的媒体生态环境会更健康。稳定感和职业的确定性。
对于采访对象的攫取感,情感上的共情。
不必想那么多,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职业是道德完美的,任何一个职业都会有异化。总会有一些职业性和个人性格相冲突的东西,这些东西是没有办法避免的,只能学会相处。心理上有一个坎,但要明白没必要觉得亏欠,学会接受。保持基本距离。
无法避免“讲述人”的主观性。
原原本本地写出来,告诉读者你认识到地真实,如果做出不了判断,就把事实摆给读者就好。
记者简介:
杜强, 知名特稿记者,曾先后供职《南方都市报》、《南方人物周刊》、《时尚先生》。代表作:《太平洋大逃杀》、《天才落魄的暮年》、《废物俱乐部》。
2019年凭借讲述深圳打工者的作品《废物俱乐部》获得“全球记者-真实故事奖”第三名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